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
2025年9月,快手平台内部一份未公开的用户画像报告引发行业关注。报告显示,快手核心用户群体中,30岁以上用户占比已突破62%,其中40岁以上用户增长尤为显著。这一数据与抖音、小红书等平台形成鲜明对比,后者主力用户仍集中在18至29岁区间。
尽管快手官方未对此数据作出公开回应,但多位接近平台的内容运营人士向本报记者证实,快手内容团队已于本月启动“年轻化选题日历”更新计划,旨在通过内容引导实现用户结构的再平衡。
快手自2011年上线以来,凭借“老铁文化”与下沉市场策略迅速崛起,成为中国短视频领域的头部平台。然而,随着用户增长红利见顶,平台面临用户老龄化与内容同质化双重挑战。
“我们确实注意到,年轻用户的内容消费偏好与平台现有供给之间存在脱节。”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快手内容运营负责人表示,“比如,Z世代更偏好潮流穿搭、二次元、轻知识类内容,而快手目前仍以生活记录、乡土风情、直播带货为主。”
为应对这一趋势,快手内容中台已在本月中旬下发新版“选题日历”,明确要求MCN机构与头部创作者在9月至12月期间,围绕“校园生活”“00后职场”“国潮新消费”“AI轻科普”等主题进行内容生产。
除了选题导向,快手还在算法层面作出调整。据悉,平台已在内测“青春频道”入口,优先推荐18-24岁用户发布的内容,并给予额外流量加权。
“我们最近明显感受到,带有‘#00后日常’‘#大学生plog’等标签的视频播放量增长很快。”一位拥有200万粉丝的快手达人告诉记者,“平台似乎在有意引导我们往更年轻的方向转型。”
此外,快手还计划在未来三个月内推出“青春创作营”项目,面向全国高校招募1000名校园创作者,提供专项流量、现金激励与运营指导,试图从源头引入年轻内容生产者。
对于快手的年轻化战略,业内观点存在分歧。一部分业内人士认为,快手在下沉市场的根基深厚,贸然转型可能削弱原有用户黏性;而另一部分观点则指出,用户老龄化将直接影响平台广告价值与品牌合作意愿,年轻化是“不得不做”的选择。
“快手不是抖音,它不能靠模仿取胜。”艾媒咨询首席分析师张毅表示,“关键在于能否在保持原有社区氛围的基础上,找到属于‘年轻人’的表达方式,而不是简单复制其他平台的内容模板。”
值得注意的是,快手并非首次尝试年轻化转型。早在2023年,平台曾推出“快手青春版”App,但因用户留存率低、内容生态割裂等问题最终不了了之。
从“老铁经济”到“青春叙事”,快手的这一次内容转向,不仅是一次用户结构的调整,更是对其平台定位与内容生态的再定义。在短视频行业进入存量竞争的当下,如何平衡老用户与新受众、乡土气息与潮流文化,将成为快手未来一年的关键命题。
而这份悄然更新的“年轻化选题日历”,或许只是这场变革的开始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