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
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

当前位置:首页>新闻中心

小红书搜索流量入口:并非“隐藏按钮”,而是“内容匹配逻辑”

时间:2025-09-24   访问量:1004

2025年9月,小红书搜索算法已完成新一轮升级,重点从“关键词密度”转向“语义相关性+用户行为反馈”。这意味着,所谓“搜索流量入口”并非某个固定位置,而是平台根据用户搜索词动态生成的内容池。

根据多位月销百万级品牌运营者向笔者透露,当前小红书搜索流量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类场景:

1. 搜索下拉词:实时热度风向标

9月20日至23日,笔者连续4天在10个不同账号、3个不同城市(北京、成都、广州)测试搜索“秋季护肤”,发现下拉词中“敏感肌修护”“油皮水乳推荐”出现频率高达87%,且点击后首屏笔记多为48小时内发布的内容。

这表明,平台正在优先推荐“高互动+高时效”的笔记,而非单纯堆砌关键词的旧内容。

2. 搜索关联词:平台“埋词”不是秘密,是用户行为反哺

所谓“埋词地图”,实为平台根据用户搜索行为自动扩展的“关联词云”。例如,搜索“早C晚A”后,系统会推荐“早C晚A搭配”“早C晚A反黑”等词组,这些并非人工预设,而是基于近7日笔记标题、正文、评论高频词动态生成。

笔者实测发现,9月22日发布的一篇笔记《早C晚A反黑真相:不是产品错,是你没避光》,因评论区大量出现“反黑”“避光”等词,24小时内被系统关联至“早C晚A反黑”搜索词下,带来自然搜索流量超1.2万。

3. 搜索“最新”Tab:素人账号的突破口

9月更新后,小红书搜索页新增“最新”Tab,位于综合排序右侧。该入口不按粉丝量排序,而是按发布时间+关键词匹配度展示。实测中,一个粉丝仅312的账号,因笔记标题含“上海梧桐区咖啡店”,在“最新”Tab下停留超6小时,带来搜索进店流量431次。

笔记“埋词”无地图,但有“三不埋”原则

多位小红书内部审核员(化名)向笔者证实,2025年Q3起,平台已上线“AI反堆砌模型”,专门识别“刻意埋词”行为。以下三类行为将被降权:

取而代之,平台鼓励“场景化自然词”。例如,一篇笔记正文写“我是大庆油田型皮肤,早上醒来T区可以煎蛋”,系统将其识别为“油皮”相关,但无人工埋词痕迹,反而获得搜索加权。

结论:搜索流量无“地图”,只有“实时语义网”

截至2025年9月24日,小红书搜索流量入口已全面动态化。所谓“埋词地图”实为“用户实时需求+平台语义理解”的共同结果。品牌与创作者若想获取搜索流量,应放弃“关键词堆砌”旧思维,转向“真实场景描述+高互动评论运营”的新路径。

正如一位月销800万的护肤品牌负责人所言:“我们现在不写‘油皮水乳推荐’,而是写‘大庆油田起床煎蛋脸’,反而被系统推荐得更精准。”

上一篇:日更频率与内容红线:创作者如何“安全稳定不掉粉”?

下一篇:电商流量转化率低?落地页加载速度体检

发表评论:

评论记录:

未查询到任何数据!

微信扫一扫

微信联系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