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
9月24日早上,抖音电商罗盘后台再次升级。不少品牌发现,过去30天“粉丝画像”模块里,18—23岁女性占比一夜之间从42%飙到67%,而原本占30%的31—40岁高消费人群却缩水至11%。流量还在,转化却腰斩,ROI从1.8跌到0.9。广州美妆新锐品牌“拾光研”负责人林灿向《第一财经》记者证实:“系统没有提示异常,但直播间弹幕明显出现大量无意义 emoji,客单价199 元的抗老套装几乎卖不动。”
问题并非个案。抖音生态安全中心9月22日发布的《暑期异常账号治理公告》显示,7—8 月平台共清理“养号矩阵”268 万个,其中 63% 的账号曾通过“换脸”“秒改名”等手段伪造女性粉丝,专门蹭取美妆、服饰类直播间的流量红包。虚假粉丝像“染料”一样混进池子,把品牌辛苦建立的画像一层层染花。
点击“数据下载”勾选 UID、昵称、性别、年龄、省份、关注时间、近30天互动次数。Excel 打开后先删去平台已标注的“疑似营销号”(官方字段=1)。
把“近7天评论≥3 次”或“购物≥1 次”的用户单独导出,与第一步文件做 VLOOKUP 匹配。匹配不到即“沉默粉”,占比超过 35% 就要警惕。
选择同行业、同客单价段、近30天有支付行为的 Top10 品牌,把它们的“性别、年龄、消费力”均值作为标杆。如果你的“18—23 岁女性”高于行业均值 20 个百分点,即可判定“画像漂移”。
交叉完三源数据后,用条件格式把“沉默粉+行业偏离”双高用户标红,通常能一次性锁定 10%—15% 的异常 UID,后续操作全部围绕这批 UID 展开。
视频内容任意,标题写“系统升级,抱歉打扰”。灰度视频不会进入公域推荐,但会出现在粉丝关注流。24 小时后,在“数据中心—流量来源—粉丝”查看完播率,低于 5% 的 UID 即可认定为“机器粉”。
设置 10 分钟口令“芝麻开门”,仅关注 3 天以上且互动≥1 次的粉丝可领 5 元无门槛券。直播结束在“营销工具—优惠券领取明细”导出名单,与之前的异常 UID 反向比对,未领券即“非人粉丝”,批量回车加入“黑名单分组”。
抖音 9 月最新内测的“粉丝隐私管理”支持把黑名单用户设为“不可见”,对方不会收到取关提示,但你的内容将永久对其不可见,实现“软剔除”。实测 10 万粉丝账号,一次可清理 8000—12000 个异常 UID,次日罗盘“活跃粉丝”占比即可提升 6—8 个百分点。
把清洗后的“活跃真粉”打包成人群包,在巨量千川创建 Lookalike 扩展 2%,同时勾选“消费力 Level4—5”作为硬条件,系统会基于支付行为找相似人群,而非简单年龄性别标签。杭州母婴品牌“芽芽仔”7 天测试显示,新客 CPA 下降 34%,支付 ROI 提升 1.6 倍。
清洗后若 31—40 岁占比回到 45% 以上,主播口播就要把“熬夜肌”“产后纹”“垮脸救星”等关键词前置,把 18 岁以下泛流量自然劝退,让算法再次确认“我该给你推谁”。
用抖音企业号“粉丝群”发一份 30 秒问卷,收集“年龄段+消费预算+核心痛点”。把回收的 2000 份样本回传巨量云图做“标签校准”,系统会在 48 小时内刷新你的“粉丝画像”,此后千川投放的性别、年龄偏差可控制在±5% 以内。
9 月 24 日,抖音电商副总裁木青在“品牌生态大会”上透露,四季度平台将上线“粉丝健康度”评分,低于 80 分的账号自然流量权重直接下调 30%。“粉丝量”不再是炫耀资本,“粉丝真不真”才是下一步流量分配的核心砝码。用三源交叉、洗粉三件套、再校准三步法,把染色的池子重新滤清,才能让每一分投放都砸在会买单的人身上。
